產品開發流程


Posted by chihyu on 2021-01-25

需求怎麼來?

PM 會告訴工程師要做什麼(需求)

  1. stakeholder(利益相關者) 向 PM 提出需求 ex. 折價券的功能
  2. PM 寫 spec(規格書):
    • 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 (產品需求文件)
    • Product Specifications (產品規格書)
  3. PM 畫 Wireframe(線搞),粗略頁面、怎麼使用之類的
  4. PM 把需求整理出來,交給設計師產生 mockup(設計稿)
  5. mockup 完成後,交給工程師開工

工程師怎麼知道怎麼做?

看 Step 2 的 spec(功能) + Step 4 的 mockup(畫面),把實際產品做出來

Product Spec

  • User Flow 流程圖
  • Wireframe 介面
  • User Story 使用者故事

User Story 使用者故事

  • P1 身為一個(某個腳色)使用者,我希望(某種功能),才能(有甚麼商業價值)的好處 (As a...user, I hope/I want...so that...)
  • P:Priority 優先順序,數字越小越優先
  • 一個 User Story 一個 ticket

Ticket 票 (或 task、card、issue)

現成 ticket 系統網站:Jira
一個任務一個 ticket,可以分配 ticket,標示完成進度

軟體開發方法論

Waterfall 瀑布流

  • 一個循環,一次性開發完Requirement=>Design=>Implementation=>Varification=>Maintenance
  • 中間如果有修改也要等一個循環結束才能在新的循環修改
  • 無法回到上個步驟,比較笨重

Agile 敏捷開發

  • 快速迭代、快速找出錯誤,可以回到上個步驟
  • 類似很多小的 waterfall 一直跑
  • Kanban、Scrum

Kanban

  • To do
  • Doing
  • Done
    #### Scrum
  • Product backlog(要開發的功能)
  • Sprint 開發週期 (通常 1~4 週)
  • Sprint backlog (一個 sprint 裡面要做的功能)

一個 sprint 的流程

  • 星期一:Sprint planning meeting
    • PM 會解釋一個個票要做甚麼
    • 分配誰要做甚麼票
    • 估時間(Story point)
  • 星期二 ~ 隔週三:開發 + Daily Standup
    • 開發自己分配到的東西
    • 每天報告昨天作的、今天要做、blocker(有甚麼東西擋住)
  • 隔週四:部署
    • 部署到測試環境
  • 隔周五:Sprint Demo + Sprint retrospective
    • demo 這兩週做的東西
    • 檢討會議(Went well、to improve、action item)

部署

  1. local 環境 (本機)
  2. development 環境 (dev)
  3. staging 環境 / qa 環境:不對外公開的最新版本會在這測試
  4. production 環境:公開的

測試

QA/QC

  • SIT(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實際功能測試
  • UAT(User Acceptance Testing):實際使用者去測試

其他相關文章筆記

敏捷 (Agile) 的核心原則:

  • 頻繁發布 (Continuous Deivery)
  • 由團隊自行提出方案解決眼前看到的問題

精實 (Lean) 的核心原則:

  • 快速學習,有夠多點子可以嘗試
  • 消除浪費(MVP/4天或4小時)

產品探索 (Product Discovery)

Build the right thing
打造 prototypes

  • 對用戶有價值 (valuable)
  • 易於使用 (usable)
  • 可被打造 (feasible)
  • 商業上可行 (viable)

產品交付 (Product Delivery)

Build the thing right
打造 product

  • 穩定 (reliable)
  • 可擴展 (scalable)
  • 高效能 (performant)
  • 可維護 (maintainable)
  • 支援多國語言又在地化 (internationalized and localized)

目標:解決問題

產品失敗的四大風險

  • 實行性風險:知道需求是甚麼,但做不出來
  • 易用性風險:產品做出來,但不知道怎麼用
  • 價值風險:產品做出來,知道怎麼用,但沒有需求
  • 商業可行性風險:無法賺錢,無法贏過競爭者

Product team

  • 交付階段前處理四大風險
  • 團隊成員共同協作解決問題
  • 團隊成員被賦予解決問題作為目標

如果這是一個被授權的產品團隊 (Empowered Product Team),他們被交付的是問題與目標,而不是產品路線圖。在真正的產品團隊中,產品經理則要負責的是這個解法能夠 (為用戶) 帶來價值,在商業上也可行

Problem solver(問題排出者)
告訴主管或相關利益人該方法不可行,必須再提出別的方法是否可行,或更有機會成功

Opportunity Solution tree 機會與方案樹狀圖

產品優化工具:Optimizely、Google Optimize

產品探索 (Product Discovery) 就為了「創造價值」 (value creation),產品優化 (Product Optimization) 只為了捕捉價值 (value capture)。

產品經理四大核心能力

  • 對用戶和顧客的深入知識
  • 對用戶資料的深入知識
  • 對事業的深入知識
  • 對產業的深入知識

文章來源:做產品真是哭夭難! — Marty Cagan 演講 70 分鐘中文逐字翻譯(附贈 YouTube 錄影)


#Web #product development







Related Posts

2356. Number of Unique Subjects Taught by Each Teacher

2356. Number of Unique Subjects Taught by Each Teacher

GitHub note

GitHub note

JS 字串拼接 Template Literals

JS 字串拼接 Template Literals


Comments